logo1 logo2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聚焦园区
高新区牵手“大院大所”跃向发展高平台
发布时间:2017-08-28        浏览量:2511        来源:本站

       刊于2017年8月25日《新华日报》


       23日,总投资20.8亿元的中移软件园开园;22日,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揭牌、龙之梦苏州项目签约;15日,苏州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成立;12日,协鑫同捷汽车研发及整车总部项目签约;11日,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揭牌……这个8月,一个接一个的重量级创新载体落地生根,让苏州高新区如同酷暑的天气般炙热。


       以“大院大所”为代表的高端要素集聚,是苏州高新区创新发展的一大亮点。苏州市副市长、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徐美健介绍,围绕“两聚一高”目标和“创新四问”要求,高新区正深入开展“两高两新”实践,高水平打造创新引领发展示范区。“大院大所”作为高端“创新源”,将持续提升整个区域“创新浓度”。


       让科学前沿贴近产业需求


       “高校科研院所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必须深耕地方贴近产业。”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自今年6月揭牌至今,已有10个科研团队完成签约,其中6个团队人员已到岗,项目涵盖水污染、环境污染、土壤修复等领域。研究院副院长董立户认为,开工离不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学科优势,更重要的是所在地浓厚的产业创新氛围以及对“生态改善”的产业技术需求。


       人才作为创新资源,也是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选中高新区的重要原因。苏研综合部总经理助理孙祥告诉记者,刚开园的中移软件园,建成后研发人员规模将达4500人,对高端人才非常渴求。让他惊喜的是:“相比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苏州优势并不突出,但从实际情况看,得益于高新区给力的人才政策支持、完善的工作生活配套以及先天的生态环境优势等,苏研的人才近三年以年均30%以上的增幅聚集,且流失率远低行业平均水平。”目前,苏研员工超8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超70%。


       “我们的使命就是做好创新发展的‘店小二’,为入驻创新载体、企业、人才等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苏州科技城科技和人才局局长方芳介绍,作为苏州高新区十年磨一剑打造成型的“创新利器”,科技城开发建设以来,累计投入500多亿元,基本完成区域2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各类创新载体平台800多万平方米。同时,科技城医院、区文体中心等已营业,随着建设中的特色小镇以及“龙之梦”苏州项目等建成,一座绿色增长、宜居宜业的科技新城将初具雏形。


       数据显示,苏州高新区今年又新增了10余家重量级创新载体平台。至此,全区已集聚80余家“大院大所”。


       围绕特色产业集聚创新力量


       8月22日揭牌的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由苏州高新区、东南大学、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三方共建。从今年1月签署合作协议至今,研究院先后建成3个研发中心和16个实验室,拥有8支团队,81名研发人员中有长江学者4人。获得省科技厅“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项目,评估完成包括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大学和创业团队项目20余项。


       东大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是苏州高新区围绕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的缩影。而研究院所在地——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则被打造成高端要素的“蓄水池”。医疗器械和医药是苏州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三大特色产业之一,在载体面积17.7万平方米的医疗器械产业园内,高新区院地共建了多个研发平台,除了牵手东南大学,还吸引了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国仟医疗科技创新研究院、苏州协同创新机器人研究院等落地。此外,江苏医疗器械检验所苏州分所也在园内。


       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已集聚医疗器械相关企业200余家,去年产业产值超58亿元。入驻企业包括富士胶片、挪度医疗、凯迪泰、法兰克曼等8家企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鱼跃医疗等上市企业2家;拥有市级以上生物医药和医学工程领域科技领军人才42人,其中千人计划3人。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是苏州高新区另外两大特色产业。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着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中科院苏州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产业应用基地、苏州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中兴通讯等一批重大项目,去年产值近1200亿元。新能源产业依靠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和保利协鑫中国总部、阿特斯、前途汽车、力神电池等重大企业支撑,去年产值达200亿元。


       跨界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8月15日,苏州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在高新区揭牌成立,计划三年内为1000家苏州工业企业进行工业大数据诊断服务,胜利精密等首批战略合作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


       制造业是高新区经济发展的根基和优势所在。苏州高新区发改局副局长周晓明介绍,去年全区制造业实现产值近9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2%,意味着区域经济要迈向中高端,制造业首当其冲。为此,苏州高新区正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战略,苏州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也将被打造成高新区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平台。依托创新平台,跨界融合推动新一轮产业升级,苏州高新区已经尝到了不少甜头。苏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与“阿里云”合作,采用大数据分析,一个新建的切片生产车间良品率提升5个百分点,而良品率每提高千分之一点,就可为企业节省上千万元的生产成本。


       “‘大院大所’带给地方的财富,不能以单纯的经济效益来评估,更多的是集聚和裂变效应形成的创新涡轮增压,让地方创新驱动势头越来越强劲。”苏州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李艰认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瓦赫宁根大学和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三方共同签约,建设瓦赫宁根苏州环境创新国际协同研究中心。而这也离不开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的牵线搭桥。